清明節過後,春暖花開,
芳草鶯飛,繁花似錦。
今天(4月14日)是農曆三月初三,
上巳節,俗稱“三月三”,
也被稱為女兒節。
“毗濕奴和Nv兒,益氣會逗,給他們一勺藥。”
—— 《詩經鄭風溱洧》
在“三月三”的春日,
幽會,追,玩。
3月3日,
全國各地有哪些不同的民俗和慶典?
中國作為一個美食大國,所有的傳統節日,
肯定有好吃的。
薺菜煮雞蛋
相傳“三月三”是薺菜的生日。這一天,所有的女人都戴薺菜。有句民謠叫“三月三,薺菜競牡丹。女人沒錢不穿,女人穿滿倉。”今天,人們去野外采摘整個薺菜,用它來煮雞蛋。
艾葉糍粑
“三月三”是艾草生長茂盛,最嫩的季節。所以成了三月三必吃的食物。
烏米飯
在佘族,今天家家戶戶都會煮黑米。傳說唐代佘族英雄雷萬興率領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,其軍隊因黑果而大為壯大。3月3日,成功突圍,連戰全勝。為紀念這一事件,佘族人每年3月3日吃黑米,舉行集會唱歌。
五色糯米飯
五色糯米飯一般由五種色調製成,即黑、紅、黃、白、紫。是布依族和壯族的特色小吃。三月三吃五色糯米,寓意五福臨門,五穀豐登。五色糯米的製作方法其實不是
難,但需要多花些心思。因為,五色糯米飯是用多種純天然植物染色而成,如:楓葉、木紅草、紅藍草、黃花草、紫蕃藤等材料作為純天然染料。然後再選用上好的糯米蒸製而成,不管是蒸還是炒,五色糯米飯都非常美味。另外,五色糯米飯不僅顏色漂亮,有著濃鬱的清香味,而且常吃五色糯米飯,還有強身健體的作用。藕簪
俗話說:“三月三,出藕簪”。每年到了農曆三月初三前後,蓮藕的藕帶就開始發芽,長出嫩嫩的芽尖,也就是“藕簪”,翠嫩的藕帶是美味的時令蔬菜。
除了美食相伴,各地還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呢?
福建上杭——製作香燈龍
在福建上杭縣廬豐佘族鄉,每年農曆“三月三”的慶典活動中,都能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香燈龍的身影。香燈龍又稱稻草龍、香火龍,是由稻草、香紮製而成。當地有“香燈龍入戶,添丁入戶”,“香燈入戶,造田造屋”的說法,寓意著吉祥喜慶、歡樂幸福。
廣西百色——製作繡球
傳統繡球製作工藝頗為複雜,主要以紅、黃、綠三色麵料做底,經過繡花瓣、鑲邊、配飾等十幾道工序才能製成,代表月月平安、圓圓滿滿之意。以前,繡球是男女定情之物,現在,繡球成了壯鄉的吉祥物,是傳遞愛情、親情、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。
土族——雞蛋會
每年農曆的三月三日是土族的傳統節日雞蛋會,節日時間因地而異,還有的在農曆三月初八或三月十八日。這一天,會在寺廟裏舉行祭祀活動,保佑五穀豐登、人畜兩旺。參與祭祀活動的群眾會隨身帶著許多熟雞蛋,一是自食,二是相互敲擊作戲。
廣西——四天小長假
根據《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習慣節日放假辦法》,今年廣西“壯族三月三”假期自4月14日起,自治區內人民群眾將擁有4天小長假。
“三月三日天氣新,長安水邊多麗人。” ——《麗人行》杜甫
四天小長假,慕了!
編輯:文捷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发布评论